- A+
明代诗人
唐寅(1470—1523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汉族,南直隶苏州吴县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。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,诗文擅名,与祝允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"江南四大才子(吴门四才子)",画名更著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"吴门四家"。
唐寅诗词作品
- 桃花庵遇仙记
- 言怀二首 其一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
- 叹世
- 画鸡
- 伤内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(二十首)
- 一剪梅·雨打梨花深闭门
- 言怀(二首)
- 叹世之二
- 江南行
- 枯木竹石图
- 无题
- 七律诗咏齐云山
- 言志
- 杜牧图
- 桃花庵歌
- 元宵
- 唐寅落花诗
- 菊花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(二十首)
- 友鹤图
- 桃花庵歌
- 草堂话旧图
- 溪山?翠图
- 浔阳送别图
- 花下酌酒歌
- 匡山新霁图
- 妒花
-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5
- 题落霞孤骛图
- 春山伴侣图
- 临终诗
- 叹世之一
- 咏怀诗
- 冬日睡起
- 无题
- 花降图
- 感怀
- 游镇江登金山、焦山
- 人物山水画
- 踏莎行 闺情
- 春江花月夜(二首)
- 开门七件事
-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一
- 夜读
- 恩仇
- 无题
- 哭妓徐素
- 《绮疏遗恨》之针
- 美人图
- 游焦山
- 题碧藻轩
- 漫兴十首 其二
- 《绮疏遗恨》之绣床
- 我爱秋香
- 东坡小像
- 题画
- 三顾草庐图
- 题画廿四首
- 无题
- 题画二首
- 落花图咏
- 齐后图
- 无题
- 和沈石田落花诗
- 山水图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二
- 菊花图
- 题秋风纨扇图
- 送文温州
- 暮春林壑图
- 题拈花微笑图
- 题画廿四首
- 警世
- 题画十首
- 题画
- 戈文雪景图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(二十首)
- 题秋江图
- 思秋香
- 咏春江花月夜
- 漫兴(十首)
- 惜花春起早
- 一年歌
- 菊花图
- 梦仙草堂图
- 漫兴十首 其十
- 唐伯虎与祝枝山联句咏奇石
- 题画廿四首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五
- 漫兴(十首)
- 题画四首
- 赠日本友人彦九郎
- 出塞·烽火照玄菟
- 芭蕉仕女图
- 萱草图
- 题画 其五
- 渔樵问答歌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
- 警世
- 席上答王履吉
- 题张梦晋半身美人图
- 枯木竹石图
- 花降图
- 事茗图
- 漫兴(十首)
- 赠昌国
- 把酒对月歌
- 春江花月夜二首 其二
- 题画廿四首
- 题画廿四首
- 金阊送别图
- 题陶谷赠词图
- 题画三首
- 雨竹图
- 送陈宪章 其二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八
- 山水图
- 桑图
-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十
- 题墨花
- 竹枝图
- 题画 其十二 相如涤器图
- 无题
- 送陈宪章 其一
-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11
- 秋圃杂花图
- 李端端落籍图
- 雪夜幸赵普
- 探梅图
- 一剪梅
- 严滩
-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六
- 莺莺图
- 宫妃夜游图
- 题画廿四首
- 题画(十八首)
- 高山奇树图
- 赠昌国(以下集外诗)
- 流水诗
- 吕蒙正雪景图
-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其十一
- 句
- 佛友
- 题画 其十四
- 题画九首
- 题画廿四首
- 水亭幽居图
- 庐山
- 栈道图
- 菊图
- 无题
- 美人对月
- 落花图咏
- 雪山行旅图
- 花月吟效连珠体十一首 4
- 无题
- 桑维翰铁研图
- 题画九首
- 出塞
- 题画九首
- 题画三首
- 题画九首 其五
- 落花图咏
- 题沈石田壑舟图
- 梅花图
- 题画廿四首
- 桃花雨过图
- 张梦晋改流水诗
- 一世歌
- 题画廿四首
- 爱菜词
- 山水图
- 题画(十八首)
- 题画(十八首)
- 佳人停板图
- 题画 其十 李端端落籍图
- 西畴图
- 漫兴(十首)
- 华山图
-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 其十九
- 佳人对月图
- 题画二首
- 孤竹图
- 题画(十八首)
唐寅古籍名句
- 晓看天色暮看云,行也思君,坐也思君。 唐寅《一剪梅·雨打梨花深闭门》
- 雨打梨花深闭门,忘了青春,误了青春。 唐寅《一剪梅·雨打梨花深闭门》
- 赏心乐事共谁论?花下销魂,月下销魂。 唐寅《一剪梅·雨打梨花深闭门》
- 姑苏城外一茅屋,万树梅花月满天。 唐寅《把酒对月歌》
- 我也不登天子船,我也不上长安眠。 唐寅《把酒对月歌》
- 斜髻娇娥夜卧迟,梨花风静鸟栖枝。 唐寅《美人对月》
- 多少天涯未归客,尽借篱落看秋风。 唐寅《菊花》
- 李白如今已仙去,月在青天几圆缺? 唐寅《把酒对月歌》
主要成就
唐寅诗风相当特别,据说他早年曾下苦工钻研过《昭明文选》,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丽,很接近六朝的气息。泄题案以后的诗作,多描写自己的处境,写起来情真意挚,自然流畅,虽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炼,但可以感觉到唐寅信手拈来的才气。
他的诗作有《百忍歌》、《上吴天官书》、《江南四季歌》、《桃花庵歌》、《一年歌》、《闲中歌》等。
唐寅诗文真切平易,不拘成法,大量采用口语,意境清新,对人生、社会常常怀着傲岸不平之气。
除诗文外,唐寅也尝作曲,多采用民歌形式,由于多方面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,经历坎坷,见闻广博,对人生、社会的理解较深,所以作品雅俗共赏,声名远扬。
人物生平
成化时期
成化六年(1470年)二月初四,唐寅出生于苏州府吴县吴趋里,父亲唐广德,母亲丘氏。注:祝允明的《唐子畏墓志铭》:母丘氏,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。
成化十二年(1475年),唐寅的弟弟唐申出生。
成化十八年(1482年),唐寅结识祝允明。
成化二十年(1484年),唐寅结识文徵明,并得到其父太仆文林的欣赏。
成化二十一年(1485年),唐寅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府学附生。唐寅结识好友张灵。注:祝允明的《唐子畏墓志铭》:童髫中科第一,四海惊称之。张灵,字梦晋。
成化二十三年(1487年),唐寅、祝允明、罗圯、白钺、涂瑞与刘机在沈石田所绘的《壑舟园》图上题诗。注:壑舟园为王鏊之从兄王盘的别业。
弘治时期
弘治元年(1488年),唐寅与徐廷瑞的次女徐氏成婚。
弘治三年(1490年),唐寅作《对竹图》。
弘治四年(1491年),唐寅儿时的好友刘秀才病逝,作墓志铭。注:刘秀才名刘嘉德,字协中,年长唐寅两岁。
弘治六年(1493年),唐寅为沈隐君写墓碣文。注:沈隐君名沈诚,字希明,号隐君,姑苏长洲人,死于弘治六年五月,年七十,开馆售业为生,是唐寅的蒙师。
弘治七年(1494年),唐寅的父亲去世,而母亲、妻子、儿子、妹妹亦在这一两年内相继离世,家境逐渐衰落,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准备科考。
弘治八年(1495年),唐寅为许天锡之妻高氏作墓志铭。唐寅年二十六岁,已有白发,故写《白发诗》,文林作诗唱和。唐寅画《桂香亭图》。注:文林时年五十岁。
弘治九年(1496年),唐寅作《中州览胜序》。
弘治十年(1497年),唐寅参加录科考试期间与好友张灵宿妓喝酒,放浪形骸。提学御史方志十分厌恶这种行径,唐寅在录科考试中名落孙山。苏州知府曹凤爱惜人才,为唐寅求情,方志录于榜末。注:方志,字信之,成化二十三年进士。
弘治十一年(1498年),唐寅中应天府乡试第一,在他的《领解元后谢主司》一诗之中写道:壮心未肯逐樵渔,秦运咸思备扫除。剑责百金方折阅,玉遭三黜忽沽诸。红绫敢望明年饼,黄绢深惭此日书。三策举场非古赋,上天何以得吹嘘。
弘治十二年(1499年),唐寅与江阴徐经入京参加会试,因牵连徐经科场案下狱,后被罢黜为吏。
弘治十三年(1500年),唐寅被黜为浙藩小吏,个人深以为耻坚决不去就职。唐寅归家后夫妻失和,休妻。
弘治十四年(1501年),唐寅失意之余远游闽、浙、赣、湘等地。
弘治十五年(1502年),唐寅游历归家后得病,医疗很久才见好。
弘治十六年(1503年),唐寅与弟弟唐申分家。
弘治十七年(1504年),唐寅靠卖文画为生,纵情于酒色当中来自娱。
弘治十八年(1505年),唐寅谋求建桃花庵别业,作《王氏泽福祠堂记》。唐寅作《答文徵明书》,由书中意思可见唐寅与文徵明二人关系失和。
正德时期
正德元年(1506年),唐寅为老师王鏊绘《出山图卷》。
正德二年(1507年),唐寅筑桃花庵别业及梦墨亭。
正德三年(1508年),六月,唐寅的侄儿唐长民夭折,年仅十二岁。八月,送别戴昭,作有垂虹诗与图画。注:戴昭,早年跟随唐寅学习《诗》,后改随薛世奇治《易》,正德年间任浙江绍兴府儒学训导。
正德四年(1509年),唐寅四十岁,作《自寿诗》和图画。唐寅作诗赠苏州府儒学教授朱泰。唐寅作《野望悯言图》,并为陈赜的画题款。
正德五年(1510年),唐寅为张献翼的祖父绘《宝鹤图》。
正德七年(1512年),唐寅绘《女儿娇水墨牡丹图》。
正德八年(1513年),唐寅写信给文徵明,两人捐弃前嫌。唐寅为时任吴县知县何炌绘图画。
正德九年(1514年),唐寅写有《许旌阳铁柱记》和《荷莲桥记》。同年秋,唐寅应宁王朱宸濠之聘。
正德十年(1515年),三月,唐寅装疯被宁王放还。同年唐寅绘《梅枝图》。
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唐寅为吴县知县李经书画,写有《长洲高明府过访诗》,送徐朝咨归乡作《金华序》,为吴德润夫妇写墓志铭。
正德十二年(1517年),唐寅为吴县知县李经作诗。十一月望日,唐寅夜宿广福寺(又名光福寺),并留有诗篇。
正德十三年(1518年),唐寅夜晚作梦,梦醒作《记梦诗》。唐寅与孙思和绘《丹阳景图》。唐寅为岳母吴孺人作墓志铭。
正德十四年(1519年),唐寅的老师王鏊七十岁,作《七十寿序》与《寿王少傅》七言律诗。唐写与沈徵德和顾华玉在禅寺饮酒作诗,有《五十言怀诗》。
正德十五年(1520年),唐寅有《落花图咏》。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唐寅绘《松涛云影图》,仿郭河阳的山水手卷。
嘉靖时期
嘉靖元年(1522年),唐寅送别离任的吴县知县刘辅,作《别刘伯畊》。又作有《元旦诗》。
嘉靖二年(1523年),唐寅自书《诗翰册》。十二月二日,唐寅病逝。